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1 (第1/2页)
,是好伯;往后照顾他衣食直到上京的,是好伯;乃至后来有人将拐子灌醉,弄成失足落水死的,仍是好伯。顾青知道这是为了灭口,却还是感念好伯替他报了仇。 好伯忠心的是辽王,自然是事事以辽王的利益为先,可在这之后,他待顾青是温和照顾的,甚至是亲如子侄的。 所以换了芯的顾青能理解原主视好伯为亲人长辈的心,可此时好伯出现在他府上,顾青只能是心中戒备。好伯的主子是辽王,这个握着他身家性命的人,有什么吩咐,需要不远千里,让好伯给他捎话? 作者有话要说: 签约未过…… 谢谢大家的支持 让作者先平复下心情 第23章 心事付瑶琴 好伯是王府的副总管,不仅不是奴身,甚而是个在册的小吏,却只当自己是个极其规矩的下人,比如只肯在门房里等着顾青,比如此刻跟进了书房,行了礼却怎么也不肯落座,为人极有上下分寸。 这样的人,顾青是不敢小瞧的,他不免有些紧张,其实这紧张更多是因好伯是最熟悉顾青的人。从六岁到十六岁上京,从换的第一颗乳牙,到变了的第一声嗓音,没有一样是好伯不知道的。 顾青有身体记忆也有脑中的回忆,他努力把自己浸在回忆里,显得越来越自然。 辽王没有让好伯带话,也没有让好伯传信,他只是让好伯捎来了一样东西。 一把值得由辽王府的副总管带着兵丁,亲自押送的古琴。 唐琴“南风”,亦是雷琴“南风”。 这把琴并非宋时宫廷仿制的那把,而是真正出自盛唐制琴大师雷威之手的百衲琴,原是徽宗“万琴堂”的旧藏。辽王的母族于宋亡的战乱中得到,后来随着贵妃进了宫中,等到辽王就藩,又传到了辽王的手里。 顾青轻轻抚过琴身,从凤额到龙龈,又复回,手指停在了琴身承露处。 他熟练地将琴翻起,底下俨然刻着那四句谙熟于心的铭文:天圆地方,龙凤翱翔,南薰一曲,物阜民康。 顾青有刹那的失神,这双手第一次抚上“南风”,正当顾青九岁那年。 秋日雨后清晨,好伯领着他郑重地沐浴更衣,熏香净手,他本以为要去祭祀或见什么特别的人,却被好伯领上了府内的静观楼。 摈着呼吸,轻踏上楼梯,顾青有些不安,辽王常常于此处独坐自省,极少让人涉足。 小楼上,齐昇高冠深衣,端坐在琴案前。香炉里飘出沉香的氤氲,墙角则有几株兰花幽放。 齐昇示意顾青坐在他的对案,那是顾青第一次听闻琴曲,夜雨过后,窗外的假山上有涓涓细流汇入湖中,就像年幼的顾青无着的心寻到了归处。 那是一曲,至今顾青已听过无数人无数回弹拨这首琴曲,却只有齐昇拨到了他的心弦。 那个清晨,年少的顾青摸到了瑶琴上的断纹,眼见着几处斑驳落漆,鼻尖则萦绕着陈远的木香,久久不去。他抬头用澄澈湛明的凤目望向齐昇,含着一丝天真的希冀。 齐昇笑意浅浅,应他道:“府里有琴师,学成了,弹与我听。” 顾青自此苦练琴艺,不过初成,齐昇便开始亲授他新曲。每次齐昇授曲,总是用的“南风”。他曾说,琴乃圣王之器,舜帝作,是泽被万民之象,而“南风”是雷威暮年心系天下制成的绝响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