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6 (第2/2页)
在早已铺好的纸上写下:“帝图开九有,皇风浮四溟。永明一为乐,咸池无复灵。”诗是谢朓的。 林导的眼睛亮了。 纪青川这一手毛笔字算不上一流,但胜在洒脱。尤其他能写出谢朓原诗,证明他之前确实下了功夫研究这个人物。 然而让林导眼睛一亮的并非这首诗、这笔字,而是,纪青川写字的姿势。 与唐代借鉴胡服不同,南北朝时期秉承魏晋风骨,宽衣博带是流行服饰。因为没换戏服,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如此宽大的衣袖在写字时是需要提起的。 更让林导惊喜的,是纪青川的握笔方式。 大拇指的第一节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,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,中指紧挨食指钩住笔杆,无名指紧挨中指,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——非常标准的“五指执笔法”。 什么叫高门大户、书香世家的传人?这就是! 林导正颔首,下一刻,纪青川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。 啪—— 纪青川一个大力,把笔摔掷在纸上,浑然不顾这是上好的狼毫笔。笔尖的墨汁顿时飞溅出来,溅在写好的纸上,平白毁了一张上好的生宣。 林导皱皱眉。 这个纪青川,为了表现人物的豪迈性格,就这样轻易摔笔了?对待纸笔如此不珍惜,哪里是文人行为? 然而他没有喊停,他想看纪青川怎么表现。 纪青川看也不看被毁的诗作,径自昂首,皱眉,仿佛在思考着什么。 此时,饰演竟陵王萧子良的演员从门外走进,看见案上诗作,不禁鼓掌:“好诗好诗!孤早闻谢先生有才,果真名不虚传。只是,谢先生何故弃笔?” 纪青川不屑地扫了一眼案上的作品,傲然起身,自案几前走向门边,做了个仰头闭眼的姿势,片刻后双目睁开,已是满怀自负:“谁耐烦把光阴弃置在无用的诗文上!投笔从戎、指点江山,方是男儿本色!” 竟陵王大笑击掌:“先生愿随我建功立业吗?” “粉身碎骨,马革裹尸!”纪青川的回答掷地有声。 原来纪青川掷笔不是为了表现豪放的性格,而是为了表现从百无一用的书生到投身功业的心理抉择。 林导情不自禁鼓掌,“你为什么这么演?” “我首先考虑史书上对小谢的评价是‘少好学,有美名,文章清丽’。他以写清丽山水诗出名,必然有清雅隽秀的一面。然后考虑他当时的年纪与心理。永明五年,他23岁,已经因文采扬名于世。这样一个家世显赫的少年英才,处于英雄辈出的乱世中,其心态、理想、抱负,一定与普通文人不同。清丽山水,包容不下他的万丈胸襟……”纪青川条分缕析, “最后考虑这幕戏在整出戏中占据的时长与镜头的切分。我把它控制在五分钟,三个站位上。” 林导点头:“这是很多新人容易忽略的地方——过分强调细节的放大,以至于进展缓慢、表演拖沓,最终有局部无整体。好了,你回去等好消息吧。” 林导把“好”字咬得很重。 纪青川按捺住心中喜悦,冲林导道别,走出试镜室。 “如何?”邱铭杰问他。 “应该可以再请你吃一顿。”纪青川笑得很愉快。 试镜结束,纪青川拿出手机一看,有一条新短信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