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官路_分卷阅读13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32 (第1/2页)

    毓堂也给他们诸多指点。

    至于谁能领悟多少,记住多少,那就看各人造化。

    有些人会认真去记,觉得应该是林家大老爷的意思,而有些人自然也不当回事,觉得浪费自己温书时间。

    就这么着,转眼到了府试下场的时间。

    府试比县试要严格得多,而且人数也更多,几乎半夜就要开始点名入场。

    好在大家也都有办法,每个县的教员们都举着大木牌子,中间镂空放蜡烛,四周写字,顶上是本县的县名,其他地方就是考生们的名字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还举着各种形状奇特又好辨认的大灯笼,比如说密州县是一只大牛头灯笼,密水是公鸡灯笼,等等。

    半夜入场,大家自然不肯让林重阳跟着,他也知道不能添乱,要好好呆着。

    好在府试和县试一样,正试就一场,正试之外又加第二场,第三次面覆,作用和县试差不多。

    从沈之仪那里,林重阳也了解到不少信息。

    其实童生试的三场和正式科举的三场差不多,都是县试、府试这两场为主要的淘汰赛,竞争激烈,很多时候都是六选一、五选一,甚至有些经济发达文风繁盛的省份,例如东南沿海的江浙之地,县试参加的学子们能有数千上万人,那通过率十选一都不到。而有些经济落后,文风不盛的地区,有时候报考的人数连府学县学的定额都不够。

    这样的话,院试就会降低标准,多多录取,甚至很多时候,提学官阅卷只看破题和承题。

    凡是能破题在理的,就取,若是还能承题的,基本都可以混个前几,甚至是案首。

    还有地方考都不用考,直接将能识字,读懂经书的直接保送!

    所以不少竞争激烈地区的学生会冒籍去那些贫困地区考试,那水平做个案首都是高高的。

    闲谈起来,很多学生诸如李增仁等,都羡慕不已,说若是去那等地方,那自己也能轻松混个举人呢。

    林重阳就笑话他,“干爹,你要是去那里,只怕字也不识得呢。”

    在文风好一些地区,你如此水平,去了那样地区,可不是连字也不认识,哈哈。

    李增仁也不恼,就和他闹,胳肢他。

    府试照旧是不继烛惯例,如同县试,一天一场,跟历史上的明朝比较像,与清朝有大不同,考试内容也没有清朝那么复杂,所以对学子们来说,还算是宽仁。

    假如一连考上四五场,甚至还必须在考场过夜的,那情况可想而知有多煎熬。

    只不过如此一来,阅卷就会严苛很多,毕竟要从六百多人里,选那么不到两百人,还是要三个里面选一个。

    六百人已经是从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,却还是要被三选一淘汰,可若是在江浙等地,只怕这又是非常乐观的数据,因为他们可能还是十选一!

    一场一天,一共两篇八股文,而且全是小题,要想做的出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    尤其那些各县的案首们,一共七个案首聚头,那也是要较劲分个高下的。

    因为按照惯例,县试有县案首,府试自然也有府案首,只不过府试的时候各县也会安排一个案首,然后再排总的府案首。

    就好比现在考试,县状元、省状元一样。

    院试也是这样一个情况,不过除了一个院案首,另外就是几个府的案首,县里不会再排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到时候大家都盯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